close

購屋參考手冊(一)

壹、前言《理想的家》

房子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軸;是安全的屏障;更是成就的展現,所以購屋乃人生大事,一定要有充份的準備與認識,方能找到一處最符合自己與家人的理想住宅。爰此特別提供相關資訊俾便您購屋時之參考,期望藉此讓您更暸解房地產,並因此擁有理想的家園。

《最理想的家園需要擁有下列條件》

    地段要好:要有高級地段的尊貴感覺。

    交通要便利:最好捷運就在附近。

    學區要好:星學校在100公尺 以內。

    生活便利性要佳:市場.銀行.郵局.商店街,統統都要有,但是最好不要在樓下。

    環境要優美:前有水、後有山、公園就在樓下。

    規劃要理想:要有社區公園.健身房.游泳池.三溫暖……,但公設比不要超過20%,而且管理費 一坪 不超過60元。

    價格要便宜:最好比照一般廉價住宅的價位。

    是的,您一定覺得以上純屬虛構、談何容易,的確,要〝俗擱大碗〞真的不太可能,所以〝理想〞與〝實際〞總是會有一段距離。不過,不要灰心,雖然沒有辦法十全十美,但只要參考本手冊仔細思考、用心尋找依然可以找到符合自己的理想家園。

貳、認識住宅大樓基本型態:一般常見大樓基本型態分析

型  態

臨  路

﹝主要道路….大馬路﹞

巷  內

﹝次要道路…..小巷道﹞

開放型住宅

 

﹝電梯出來便直接與大馬路連接﹞

 

中庭封閉式住宅

 

﹝電梯出來須經過中庭統一出入口再與道路連接﹞

開放型住宅

 

﹝電梯出來便直接與大馬路連接﹞

 

中庭封閉式住宅

 

﹝電梯出來須經過中庭統一出入口再與道路連接﹞

密   度

擁擠

略擠

擁擠

寬廣

棟   距

狹小

略小

狹小

較大

視   野

較大

略大

較小

較大

使用區分

住商辦混合

住商辦混合

多以住宅為主

純住宅

安全管理

出入複雜

管理不易

出入複雜

管理不易

出入單純

但管理不易

出入單純

容易管理

生活機能

方便

方便

方便

略不方便

噪   音

吵雜

吵雜

略吵

落   塵

很高

很高

略低

很低

活動空間

很少或無

中庭花園

折 舊 率

較大

尚可

略大

轉賣機率

尚可

 參、認識環境

環境可以說是所有購屋者在考量各項因素中最受重視的一項,因為環境是決定房價最主要的關鍵,也是多項因素中唯一一項是個人無法改變的,如建材好壞、格局好壞等,只要您喜歡您隨時可以改變,然而環境可不是一個或一群人說改就可以改變的,而且環境也關係到生活品質,因此慎選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環境是必要的。

例如:同樣的一棟建築物;放在萬華的華西街和放在大安區的仁愛路上,房價相差就以倍數計算了,生活環境與方式當然也不一樣,這就是環境的關係了。

  孟母之所以三遷,就是為了環境,因為環境會影響人的生活,會改變人的一生,『擁擠的空間,培養不出開闊的胸襟;狹小的視野,造就不出高瞻的遠見』,所謂地靈人傑便是最簡潔有力的註解。

《物以類聚》其實也說明了這個真理:《喜歡繁華塵囂的人不會選擇山林住宅,相反的大自然的愛好者不會喜歡都會紅塵》,選擇環境其實等於選擇鄰居、選擇未來的生活。

◎認識現在的環境很簡單,只要在附近多繞二遍,稍微觀察一下便可知道環境好壞。

    認識未來的發展及環境的改變就得參考都市計劃圖,加上一點點的想像力,未來的藍圖隱約可以浮現。

肆、認識規劃

規劃大致分為:整體規劃與內部規劃

※整體規劃概指社區總體配置與設施規劃

如建築外觀、視野景觀、出入動線、庭園造景、游泳池、健身房、三溫暖……等屬於公共使用的空間與設施而言,公共空間需一定要重視功能、使用目的、維護管理、費用負擔等,如游泳池水質的潔淨、安全的管理、設備的維護、費用的負擔以及夏天使用冬天不使用時如何處理等等,據了解早期多數設有多項公共設施的社區,有許多便因為維護管理及費用負擔等問題而使設施閒置。故若參觀此類社區應詳加了解其管理辦法。

※內部規劃則指室內空間尺寸與機能而言

一般住家的客、餐、廚、衛、臥、陽台等基本功能,大致上應該都不會有問題,大部分重點是在空間尺寸大小,有些房屋一眼看去甚麼都有,但是尺寸出問題,因此建議您看房子不只是用眼睛看也要用數字算,因為眼睛會有錯覺,數字決不會有錯誤的,一般的家具都有大約的尺寸﹝只要從您現在家裡的家具丈量一下即可﹞,稍微計算便可知道是否合適,﹝盡量避免用坪數來衡量,因為同樣3坪 的房間,長寬的尺寸不一樣,內部家具擺設就完全不同了﹞。

伍、認識價格

價格,可以說是所有消費者最重視的一環,尤其房屋買賣, 一坪 差5仟、1萬,一戶房子就相差好幾十萬,難怪消費者會斤斤計較,不過,價格畢竟是成本的反應,一般而言,生意人可以多賣一萬,絕對不會便宜一萬,尤其對建商來說一戶差幾十萬,一個工地就差好幾千萬,甚至上億,做生意不是做善事,將本求利是應該的、合理的,所以價格的訂定一定有其道理存在。在此,特別列舉幾種現象作為您分析價格高低的參考:

現象一、虛坪多(公設比高)

當公設比高的時候,也就是室內面積相對減少,因此細算一下說不定就反而貴了!

例:同樣40坪 的房子A工地……賣400萬….公設比25%   B工地……賣410萬….公設比17%光看房價A工地B工地便宜10萬,但如果仔細計算:

A工地

40×25%〈公設比〉= 10坪 (公設面積)  40坪- 10坪 = 30坪 (室內面積)

如果只以室內面積計算單價時:400萬÷30坪=13.33萬/坪

B工地

40×17%〈公設比〉= 6.8坪 (公設面積)  40坪- 6.8坪 = 33.2坪 (室內面積)

如果只以室內面積計算單價:410萬÷33.2坪=12.35萬/坪

結果反而是B工地便宜1萬/坪,相差甚大。

處理方式:

    確認公設的比例 (應包括大、小公設.即全部的公設)公設比率的計算方式:公設面積÷房屋面積×100%=公設比,大公﹝指供全部社區共同使用的空間﹞一般是包括:地下室受電室、水箱、機械室‧‧‧等。小公﹝指僅供社區內某些人使用的空間﹞一般是包括:當層的樓電梯間﹝就是您購買的那一層﹞等。

大小公設的分別有時候會因為社區規劃的不同而不同,如整個社區只蓋一大棟﹝全部的樓電梯都在同一個出入口﹞或同一個社區分別有好幾棟,並且各有各的出入口,這時候小公便是各棟樓電梯個別計算◎避免以多報少(要求審閱合約書是否有明確記載全部公設項目及面積)

現象二、含車位一起出售(也會誤以為便宜)

甲工地-----房屋含車位面積一併出售,每坪售價11萬

乙工地-----則是房屋與車位分開出售,房屋售價每坪12萬,車位每部50萬。

乍看甲工地比乙工地便宜1萬/坪,但若細算

甲工地:含車位50坪 ﹝房屋40坪+車位10坪 ﹞×11萬=550萬(房屋+車位)

房、車分離計價:550萬-50萬(假如車價與乙工地一樣)=500萬(房價)

500萬÷40坪 ﹝50坪 ─車位10坪 ﹞=12.5萬(甲工地的實際單價)

實際上比乙工地還貴0.5萬元/坪

處理方式:確實了解車位坪數之後,將房價與車位價分開計算便可得知

有些工地會少報車位坪數,這時候公設面積就可能會增加,請仔細計算公設比例。

現象三、外露柱與內包柱

一般柱子大約80公分 ×80公分 左右﹝大約0.2坪 ﹞,如果您的房子是內包柱,一般約有4~6根也就是說比外露柱少使用了0.8坪 ~1.2坪 左右。如果您是精打細算型的客戶,也可以把柱子列入計算。

現象四、二次施工

所謂二次施工其實就是違規使用的代名詞,最常見的就是把陽台改成室內使用,這種先天失調後天補強的作法,有待商確,姑且不論合法性,諸如施工費用、天花板可能跨樑、施工處容易滲漏水、還有工作陽台﹝後陽台﹞可能會很小等等都會有些困擾。

   由上述四個例子,可以看出房價的高或低,不是單問 一坪 賣多少錢,就可以知道誰比較便宜或誰比較貴,因此只有深入了解方可真正的撿到便宜,要不然可能買到表面便宜,實際上卻貴了,而仍然不知,更何況決定房價的因素很多,千萬不要只看數字,而忽略了產品、環境………等因素。

◎在此,仍然要提醒您,一分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,房子一住就是三、五十年,如果貴二、三十萬,換算一年不過多了幾千元,一天也才多幾塊錢,如果房子確實比較好,其實貴一點是值得的。因此價格絕對不是您選購房子時唯一的條件,應該還有很多值得您重視思考的。我們將在後段的﹝認識自己的需求﹞裏,告訴您如何選購符合自己的好房子。

陸、認識公司

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最難瞭解的是建設公司的信譽與特質,其實只要費點心就不難了,至於公司規模大小、氣派與否,這些表象看看就好,並不代表任何意義。“甚麼人玩甚麼鳥”,雖然是一句俗話,不過仍然有它深層含意,您只要去參觀這家公司過去完成的業績,大致上就八九不離十的認識這家公司在規劃、用材、施工的水準了,再加上請教二、三位住戶,建設公司的售後服務如何?﹝這點最重要﹞便可知悉是否是負責的好公司,一家公司會在錢賺到手之後,仍然重視服務,應該就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公司了,這遠比建材用的再好,規劃的再好,但是卻沒有受售後服務要強得太多了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購屋參考手冊(一)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 的頭像
    AMY

    AMY夢想成家 ~為您築夢

    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