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應變能力佳者,才能適存於瞬息萬變的今日
危機的時候變,不容易;太平盛世繼續求變,更難!1990年代,IBM曾一度跌入谷底、動彈不得,如今靠著求變、創新,成功轉型為全球最大科技服務顧問公司,它的應變力不僅企業要學,更是個人學習的典範。
這是一個有關應變力的故事。
去年九月,我們跟世界趨勢大師大前研一,有過這樣的對話。
「在全球化的世界裡,我們該如何自處?」
「軌道已經消失,你要學習走入新的叢林探險。訓練自己預測與避開危機的能力。」當時,大前研一剛寫下《M型社會》一書,預測在全球化的世界中,貧富差距將會變大,要成為不墜落的一群,我們就要學習在未知的世界裡,與變化共舞。
不變又會如何?當我們問這個問題時,這十個月內,蘋果(Apple)電腦剛推出了第一支手機iPhone,手機大廠摩托羅拉(Motorola)怎樣都沒想到,潛在的強大對手竟然是來自原本幾乎瓦解的蘋果。就如同新力(Sony)不能相信,它的高效能遊戲機PS3的敵手,竟然不是微軟(Microsoft)Xbox,而是被一個老化的企業任天堂突然一擊,搞得潰不成軍。
靠變身重回舞台 成為全球最大科技服務顧問
七月二十三日,擁有九十六年歷史,全球最老牌的PC(個人電腦)公司IBM,剛創下五年來股價新高,達到一百一十六.三美元,脫離了低價PC股的層次。
「一個自我變身非常成功的企業。」今年七月,麻省理工《史隆管理評論》(《Sloan management》)解釋華爾街對IBM的評價。
IBM已成為應變力的最佳典範,它從一家動彈不得的硬體公司,轉變為能提供軟、硬體解決方案的靈活企業,如今它又成功的從一隻會跳舞的大象,轉變為老師。IBM大象變老師!你已經不能叫它電腦公司或科技公司,因為它已經變身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服務顧問,靠著結合科技與顧問的專業知識,開始威脅傳統顧問公司如麥肯錫等。
這就是現在的IBM,微軟創辦人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口中,「我唯一認定的對手。」
但,這是怎麼回事?即使我們都聽過「大象會跳舞」(源自IBM前任董事長兼執行長葛斯納所寫的自傳《誰說大象不會跳舞?》,討論IBM如何在一九九○年代從瀕臨死亡中再生)的大轉變,但二○○二年底葛斯納(Lou Gerstner, Jr.)退休後,員工高達三十五萬人的IBM,怎麼又能夠在短短幾年繼續大變身,登上另一個高峰?
第一個答案,讓我們非常訝異:「你必須對自己很坦白」,竟然是這些主管不約而同的回答。
過去不願面對現實,IBM付出的代價幾乎是滅亡。一九八○年代,IBM靠主機業務雄霸電腦產業,市場占有率高達四成。當英特爾(Intel)與微軟攜手創造的低價個人電腦,開始改變產業生態時,IBM選擇的方式是,更死守自己認定的成功模式—主機生意,但卻忘記,當初讓IBM成功的原因,是發明主機背後的創新思維,而不是主機本身。
對自己坦白、負責 即使看到失眠,也要聽員工心聲
二○○二年底,由帕米薩諾(Samuel J. Palmisano)接手IBM董事長兼執行長的位置,雖然延續葛斯納先前的方向—讓IBM成為提供客戶軟、硬體解決方案的公司,但是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,卻是低頭聽內部的聲音。
二○○三年七月,IBM名為「價值論壇」(Value Jam)的平台正式上線。來自全球一百六十四個國家,二十萬名的IBM員工被邀請進入網站,發表對IBM的想法,決定什麼價值該留下來,什麼不該留。
「那些評論很火辣,很直接,但要讓所有人的聲音都出來,我必須放下自我。」坦承第一天登錄看留言,就看到失眠的帕米薩諾說。
第二天,正面的留言開始浮現,「IBM人的誠信還是值得驕傲的…」一些批評仍存在,但是變成建設性的批評,第三天論壇結束,從相關的留言上百萬字當中,最後定義出「成就客戶、創新為要與誠信負責」的方向。
勇敢割捨、放下身段 不惜開放專利,尋求合作、創新
除了對自己坦白,面對前途太多的未知,帕米薩諾說下一步「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抉擇。」
「前途越不明朗,越要集中資源在重要的事情上。」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焜說。
IBM決定賣掉仍賺錢但是低毛利的PC部門,外界形容IBM這是賣掉祖產(因為IBM發明了全球第一台的PC)。每年投資研發約六十億美元的IBM,為了追求創新,不惜把專利開放,以求與外界合作,激盪出更好的創新。IBM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楊誠博士說:「等於是把皇冠上的珍珠拿了出來…。」
業績情況越來越好,但是IBM裁員卻裁得更狠。今年才剛裁掉一千三百名員工,最終目標是將IBM全球服務部門工作人員裁減至少一半,也就是約十五萬人。被裁人員全部來自美國,卻大幅加碼印度與中國。IBM已拋掉美國國寶、終生雇用的工作這些虛名。
「做大事,就不能感情用事,這是IBM很重要的學習,」周偉焜說。
應變力的建立,不是開同樂會。「我們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開心,」IBM軟體系統事業群科技與商業策略副總裁佛瑞絲(Katharine Frase)說。「但我們學會捫心自問:客戶要什麼,當初變的初衷是什麼,」「這些問題,要問到自己的骨子裡。」。佛瑞絲指著自己的心。
把變化當習慣 從輪調中學習技能,學著跑更快
看清楚變的初衷,才能有勇氣因應接連的變化。當年,IBM決定讓自己跟著客戶的需求而變,所有人就要有被客戶決定價值的心理準備。
為了提供客戶最有效益的服務,IBM花了兩年時間把全球的人力資源資料,整合在一個共同的平台上,被客戶委託的顧問只要輸入所需技能,符合的員工就會被挑揀出來。這些配備基本技能的員工時薪從十元到四百美元不等,你的價格效能比是否最好?你的經驗是否最出色?一切都一覽無遺。
除了原有的人力資源資料外,IBM也發動全球員工上網,去登錄自己的技能與負責過的專案經驗,並定期更新。IBM高級教育訓練講師唐辛屏說:「這不可能一蹴即成,」但為什麼員工願意加入?登錄的資料就代表可信?「道理很簡單,別人對外展現能力時,你會缺席嗎?而當你與其他人合作時,這些能力就立刻被檢驗。」唐辛屏說。
不讓每個人「習慣」同一個位置太久,「輪調」也是IBM變的文化其中重要一環。這件會讓一般人排斥的事情,對IBM人而言,卻是累積更多技能的最好方法。「三年沒輪調,好像顯得我沒有身價…。」IBM台灣人力資源副總經理黃慧珠說:「每個人都學著要跑更快。」
在這組織裡,充滿了為了更好而變,而不是為了危機而變的氣氛。
獎賞,的確給了求變的人。今年第二季IBM淨賺二十二億六千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七百四十三億元),毛利率達到四一.八%。
我們訪問的最後一站,位於紐約州約克鎮(Yorktown)華生實驗室。那裡,隨處可見的都是那種白底黑字、古老的時鐘,提醒著科學家們時間正不斷流失。站在大廳,一位銀髮女士輕聲細語的向我們解釋建築的由來:「我們相信很多基本的事是不會變的,所以我們用岩石來鋪陳整個建築,提醒自己。」
原來,時光流轉數十年,人們與企業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後,才發現,應變力的背後,有些基本的道理如對自己誠實,是永遠不變的。
這是一個有關應變力的故事。
去年九月,我們跟世界趨勢大師大前研一,有過這樣的對話。
「在全球化的世界裡,我們該如何自處?」
「軌道已經消失,你要學習走入新的叢林探險。訓練自己預測與避開危機的能力。」當時,大前研一剛寫下《M型社會》一書,預測在全球化的世界中,貧富差距將會變大,要成為不墜落的一群,我們就要學習在未知的世界裡,與變化共舞。
不變又會如何?當我們問這個問題時,這十個月內,蘋果(Apple)電腦剛推出了第一支手機iPhone,手機大廠摩托羅拉(Motorola)怎樣都沒想到,潛在的強大對手竟然是來自原本幾乎瓦解的蘋果。就如同新力(Sony)不能相信,它的高效能遊戲機PS3的敵手,竟然不是微軟(Microsoft)Xbox,而是被一個老化的企業任天堂突然一擊,搞得潰不成軍。
靠變身重回舞台 成為全球最大科技服務顧問
七月二十三日,擁有九十六年歷史,全球最老牌的PC(個人電腦)公司IBM,剛創下五年來股價新高,達到一百一十六.三美元,脫離了低價PC股的層次。
「一個自我變身非常成功的企業。」今年七月,麻省理工《史隆管理評論》(《Sloan management》)解釋華爾街對IBM的評價。
IBM已成為應變力的最佳典範,它從一家動彈不得的硬體公司,轉變為能提供軟、硬體解決方案的靈活企業,如今它又成功的從一隻會跳舞的大象,轉變為老師。IBM大象變老師!你已經不能叫它電腦公司或科技公司,因為它已經變身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服務顧問,靠著結合科技與顧問的專業知識,開始威脅傳統顧問公司如麥肯錫等。
這就是現在的IBM,微軟創辦人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口中,「我唯一認定的對手。」
但,這是怎麼回事?即使我們都聽過「大象會跳舞」(源自IBM前任董事長兼執行長葛斯納所寫的自傳《誰說大象不會跳舞?》,討論IBM如何在一九九○年代從瀕臨死亡中再生)的大轉變,但二○○二年底葛斯納(Lou Gerstner, Jr.)退休後,員工高達三十五萬人的IBM,怎麼又能夠在短短幾年繼續大變身,登上另一個高峰?
第一個答案,讓我們非常訝異:「你必須對自己很坦白」,竟然是這些主管不約而同的回答。
過去不願面對現實,IBM付出的代價幾乎是滅亡。一九八○年代,IBM靠主機業務雄霸電腦產業,市場占有率高達四成。當英特爾(Intel)與微軟攜手創造的低價個人電腦,開始改變產業生態時,IBM選擇的方式是,更死守自己認定的成功模式—主機生意,但卻忘記,當初讓IBM成功的原因,是發明主機背後的創新思維,而不是主機本身。
對自己坦白、負責 即使看到失眠,也要聽員工心聲
二○○二年底,由帕米薩諾(Samuel J. Palmisano)接手IBM董事長兼執行長的位置,雖然延續葛斯納先前的方向—讓IBM成為提供客戶軟、硬體解決方案的公司,但是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,卻是低頭聽內部的聲音。
二○○三年七月,IBM名為「價值論壇」(Value Jam)的平台正式上線。來自全球一百六十四個國家,二十萬名的IBM員工被邀請進入網站,發表對IBM的想法,決定什麼價值該留下來,什麼不該留。
「那些評論很火辣,很直接,但要讓所有人的聲音都出來,我必須放下自我。」坦承第一天登錄看留言,就看到失眠的帕米薩諾說。
第二天,正面的留言開始浮現,「IBM人的誠信還是值得驕傲的…」一些批評仍存在,但是變成建設性的批評,第三天論壇結束,從相關的留言上百萬字當中,最後定義出「成就客戶、創新為要與誠信負責」的方向。
勇敢割捨、放下身段 不惜開放專利,尋求合作、創新
除了對自己坦白,面對前途太多的未知,帕米薩諾說下一步「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抉擇。」
「前途越不明朗,越要集中資源在重要的事情上。」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焜說。
IBM決定賣掉仍賺錢但是低毛利的PC部門,外界形容IBM這是賣掉祖產(因為IBM發明了全球第一台的PC)。每年投資研發約六十億美元的IBM,為了追求創新,不惜把專利開放,以求與外界合作,激盪出更好的創新。IBM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楊誠博士說:「等於是把皇冠上的珍珠拿了出來…。」
業績情況越來越好,但是IBM裁員卻裁得更狠。今年才剛裁掉一千三百名員工,最終目標是將IBM全球服務部門工作人員裁減至少一半,也就是約十五萬人。被裁人員全部來自美國,卻大幅加碼印度與中國。IBM已拋掉美國國寶、終生雇用的工作這些虛名。
「做大事,就不能感情用事,這是IBM很重要的學習,」周偉焜說。
應變力的建立,不是開同樂會。「我們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開心,」IBM軟體系統事業群科技與商業策略副總裁佛瑞絲(Katharine Frase)說。「但我們學會捫心自問:客戶要什麼,當初變的初衷是什麼,」「這些問題,要問到自己的骨子裡。」。佛瑞絲指著自己的心。
把變化當習慣 從輪調中學習技能,學著跑更快
看清楚變的初衷,才能有勇氣因應接連的變化。當年,IBM決定讓自己跟著客戶的需求而變,所有人就要有被客戶決定價值的心理準備。
為了提供客戶最有效益的服務,IBM花了兩年時間把全球的人力資源資料,整合在一個共同的平台上,被客戶委託的顧問只要輸入所需技能,符合的員工就會被挑揀出來。這些配備基本技能的員工時薪從十元到四百美元不等,你的價格效能比是否最好?你的經驗是否最出色?一切都一覽無遺。
除了原有的人力資源資料外,IBM也發動全球員工上網,去登錄自己的技能與負責過的專案經驗,並定期更新。IBM高級教育訓練講師唐辛屏說:「這不可能一蹴即成,」但為什麼員工願意加入?登錄的資料就代表可信?「道理很簡單,別人對外展現能力時,你會缺席嗎?而當你與其他人合作時,這些能力就立刻被檢驗。」唐辛屏說。
不讓每個人「習慣」同一個位置太久,「輪調」也是IBM變的文化其中重要一環。這件會讓一般人排斥的事情,對IBM人而言,卻是累積更多技能的最好方法。「三年沒輪調,好像顯得我沒有身價…。」IBM台灣人力資源副總經理黃慧珠說:「每個人都學著要跑更快。」
在這組織裡,充滿了為了更好而變,而不是為了危機而變的氣氛。
獎賞,的確給了求變的人。今年第二季IBM淨賺二十二億六千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七百四十三億元),毛利率達到四一.八%。
我們訪問的最後一站,位於紐約州約克鎮(Yorktown)華生實驗室。那裡,隨處可見的都是那種白底黑字、古老的時鐘,提醒著科學家們時間正不斷流失。站在大廳,一位銀髮女士輕聲細語的向我們解釋建築的由來:「我們相信很多基本的事是不會變的,所以我們用岩石來鋪陳整個建築,提醒自己。」
原來,時光流轉數十年,人們與企業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後,才發現,應變力的背後,有些基本的道理如對自己誠實,是永遠不變的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